自主招生联考格局的形成,对于高考制度改革、对高校间良性竞争,有其进步意义。从高考整个评价体系的完善来说,考试本身的竞争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忌嵊懈嗟淖灾魅?。现在考生有多个选择,参加考试后,某个较高质量的考试脱颖而出,被考生认可,必然就会更受欢迎,久而久之,就可能会演变成全国的学业水平测试,那么我们可能会看到这样一个局面:真正打破了统一高考的格局。 …[详细] |
合作化的自主招生给高考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一方面使得以往针对高考进行应试教育的思维被彻底打破,让更多的孩子能拥有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各个高校相互之间形成合作机制,能够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用自己的知识和素质去完成自主招生的考试环节。自主招生把高考的“单选题”改成了“多选题”。 …[详细] |
有关专家分析,这些学校原本的自主招生考试人才选拔方式和人才培养理念大相径庭,很难说形成这样的联盟就是自主招生的进步?!安还苁?85高校,还是后加入的各个地区的著名高校,竞争的只是招生,并没有形成人才培养的竞争。高校缺乏特色,千校一面也导致高校纷纷在生源竞争上铆足了劲,因为招收学生的分数高低就决定了学校的好或者不好。”这其实解释了为何去年5校联考实施后,不参加5校联考的很多著名高校非常担忧生源的原因。及至今年形成的“北约”、“华约”,部分高校纷纷加盟,而未能加入联盟的学校则自组联盟,最终目标都是要通过垄断的方式在高分学生的“瓜分”中分一杯羹。 …[详细] |
现代教育讲求公平和均衡发展,如果一流高校纷纷抱团“三足鼎立”甚至“多足鼎立”,那么,所谓的“二流”大学和“三流”大学怎么办?现在三大联考集团分成了工科、理科和文科,过去是按高考分数进行统招,现在分成多个联考集团了,那么,高中校长的价值取向会不会发生偏差?这样的招考方式,又会不会给今后的高中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带来新的困惑?我国已经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大学自主招生的本意是要能体现高校的个性和办学特色,现在名校组成一个个集团,各自的个性和特色在自主招生中是更加凸显了呢还是又走向了共性,这是亟须认真考量的。 …[详细] |
按照教育部的最初规定,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数的5%。2009年开始,5%试点的上限被突破。为了抢夺优秀生源,名校之间的“掐尖战”骤然升级。更重磅的消息则是沪上高校复旦、交大和同济不仅分属不同的考试联盟,形成“三足鼎立”,且自主招考政策和具体考试内容也在不断翻新。名校自主招生政策一年一变,考试说改就改科目说停就停,考生是否禁得住如此“忽悠”? …[详细] |
客观地说,三大阵营联考确实可以减少考生“赶场”的次数,但另一问题也随之产生,一个联考同盟内的成员越多,联考规模越大,对考生而言,这一考试的重要性也就越大,为之付出的精力自然也会越多。虽然教育部官员说联考不会成为“小高考”,但放弃一个考试机会意味放弃好几所学校,又有几个考生会心甘情愿放弃呢。以前各校单独招考,有些考生可能还会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不去凑顶尖大学自主招生的热闹,现在联考了,参与考试的考生必然大幅增加。再说考了“北约”、“华约”,要不要再去参加“同盟”的联考呢?这肯定也会让考生颇费踌躇。 …[详细] |
|
|
//forum.home.news.cn/vote_dc_world.jsp?voteid=85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