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构筑现代化城市安全体系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针对自然灾害和城市运行安全、公共安全领域的突发事件,高标准规划建设重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监测预警、预防救援、应急处置、?;芾淼茸酆戏婪赌芰?,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安全雄安。
第一节 构建城市安全和应急防灾体系
构筑城市安全运行体系。在新区水源保障、流域及城市防洪、能源供应、交通运营等与城市运行密切相关的各领域,运用区域协同、层级设防、智慧防灾、立体防护等防灾策略,抓住规划建设运营关键环节,超前布局、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构建安全韧性的保障体系,为新区规划建设提供可靠支撑。
健全灾害预防体系。深化城市地震、气象、地质、生物等领域的灾害风险评估,建立水源、防洪、能源、交通等安全隐患防控体系,加强监测预警。优化城市综合防灾布局,合理确定防灾分区。构建城乡覆盖、区域协同,陆、水、空、地下全方位消防系统,加强“智慧消防”建设,城乡消防安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安全可靠、体系完备、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系统,实现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
构建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加强城乡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严防生物灾害与疫病疫情发生。高标准建设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治安协同防控,提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网络的安全监管与保障,建立城市智能信息容灾备份系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健全综合应急体系。按照防空防灾一体化、平战结合、平灾结合的原则,完善应急指挥救援系统,建立安全生产、市场监管、应急保障、环境保护、治安防控、消防安全、道路交通等部门公共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利用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各类学校等旷地及地下空间,布局建设合理的避难场所及避难通道,形成就地避难、就近避难、步行避难的分级分类疏散系统。以干线公路网、城市干道网为主通道,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的疏散救援通道系统。建设供水、供电、燃气、交通等生命线应急保障系统;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形成完备的救灾物资、生活必需品、医药物资和能源储备物资供应系统。严格相关管理制度,统筹加强各种应急保障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和保障。
提升综合防灾水平。利用信息智能等技术,构建全时全域、多维数据融合的城市安全监控体系,形成人机结合的智能研判决策和响应能力,做到响应过程无缝隙切换、指挥决策零延迟、事态进展实时可查可评估。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和城市设施安全标准,增强城市综合防灾能力。
第二节 保障新区水安全
构建水源保障体系。依托南水北调、引黄入冀补淀等区域调水工程,合理利用上游水、当地水、再生水,完善新区供水网络,强化水源互联互通,形成多源互补的新区供水格局。
完善大清河流域防洪体系。按照上蓄、中疏、下排、适滞的原则,充分发挥白洋淀上游山区水库的拦蓄作用,疏通白洋淀行洪通道,适当加大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加强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提升大清河流域防洪能力。
建设新区防洪安全体系。按照分区设防、重点保障原则,结合新区城镇规模及规划布局,确定起步区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五个外围组团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其他特色小城镇防洪标准原则上为50年一遇;综合采用“蓄、疏、固、垫、架”等措施,确保千年大计万无一失。坚持新区防洪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顺应自然,实现人水和谐共处。
确保新区防涝安全。起步区内涝防治标准整体为50年一遇,五个外围组团内涝防治标准为30年一遇,其他特色小城镇为20年一遇。统筹用地竖向、排水管网、城市河道、调蓄水面等排水防涝设施,构建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系统化排水防涝体系,确保排水防涝安全。起步区内部建立纵横交织、主次分级的排涝通道,利用城市水系、蓝绿空间以及大溵古淀调蓄涝水,在线实时监测白洋淀水位,适时抽排城市内部雨水,构建“北截、中疏、南蓄、适排”的排水防涝格局。
第三节 增强城市抗震能力
提高城市抗震防灾标准。新区抗震基本设防烈度Ⅷ度,学校、医院、生命线系统等关键设施按基本烈度Ⅷ度半抗震设防,避难建筑、应急指挥中心等城市要害系统按基本烈度Ⅸ度抗震设防。其他重大工程依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防。
第四节 保障新区能源供应安全
落实安全、绿色、高效能源发展战略,突出节约、智能,打造绿色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友好、引领未来的现代能源系统,实现电力、燃气、热力等清洁能源稳定安全供应,为新区建设发展夯实基础。
电力。坚持绿色供电,形成以接受区外清洁电力为主、区内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为辅的供电方式。依托现有冀中南特高压电网,完善区域电网系统,充分消纳冀北、内蒙等北部地区风电、光电,形成跨区域、远距离、大容量的电力输送体系,保障新区电力供应安全稳定、多能互补和清洁能源全额消纳。长远谋划利用沿海核电。与华北电网一体化规划建设区内输配电网,配套相应的储能、应急设施,实现清洁电力多重保障。
燃气。构建多气源、多层级、广覆盖的城乡燃气供应体系。依托国家气源主干通道和气源点,建设新区接入系统,合理布局区内燃气管网,保障新区用气供应;长远谋划利用更为清洁的替代燃料。
热力。科学利用区内地热资源,综合利用城市余热资源,合理利用新区周边热源,规划建设区内清洁热源和高效供热管网,确保供热安全。
节能。坚持节能优先,发展绿色建筑,推行绿色出行,加快开展梯级利用、循环利用,建设集能源开发、输送、转换、服务及终端消费于一体的多能互补区域能源系统,把新区打造成为高效节能示范区。
智能。结合数字城市建设,运用互联网、物联网融合技术,推进能源管理智慧化、能源服务精细化、能源利用高效化,打造新区智能能源系统,进一步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