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5月3日电 题:四川志愿者:从启蒙到成熟
新华社记者董小红、吴晓颖、吴文诩
志愿精神恒久,化作点滴行动。十年间,废墟上崛起新家园,从汶川地震中萌发的志愿精神之火越烧越旺,成为靓丽的青春风景。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走近青年志愿者,倾听他们从启蒙到成熟的故事,寻找和思考志愿服务的未来。
志愿精神在地震中萌芽
“那次地震,激发了我内心做公益的欲望?!备沾庸娣裰懈侠?,错过午饭时间,撕开一包饼干就吃起来,利落干练的杜灿灿笑着说。
十年间,杜灿灿已从北川中学的一名学生,成长为成都公益组织“爱有戏”的负责人。
“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钡卣鸷?,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像杜灿灿一样,地震激发了很多年轻人投身志愿服务的热情,志愿服务精神在灾区撒下蓬勃发展的种子。
“在激励别人时,我也会自我反思,逼迫自己不能颓废,我们在共同成长?!彼拇ù笱Ь霉芾碜ㄒ荡笕判撬?。
张星是“五彩石”活动的一名志愿者。“五彩石”孕育于汶川震后,通过在校大学生与灾区中小学生结对进行“作文与书信交流”,帮助受灾学生重建心灵家园。在四川大学,目前有近2000名像张星一样的在校生参与了这项志愿活动。
那场大地震,也改变了李嘉辉的人生选择。
“如果没有那场地震,或许我现在正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9岁的李嘉辉说,本科学的土木工程专业,他本想毕业后找份对口工作。
地震当天,他跟随志愿者团队,到了极重灾区都江堰。那段时间看到的、听到的,让他内心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从那时起,志愿精神的种子在李嘉辉内心扎下了根。
据共青团四川省委统计,“5·12”抗震救灾中,受灾地区累计接受志愿者报名118万余人,有组织地派遣志愿者18万余人,开展志愿服务178万余人次。
“从汶川地震起,中国志愿者瞬间爆发出巨大能量,志愿服务领域也因此诞生了一个新名词——‘应急志愿者’?!惫睬嗤潘拇ㄊ∥缁崃绺涸鹑怂怠?/p>
让每一份志愿力量专业化
汶川地震时,段志秀在北川中学读高中,目睹好友离去,亲历了深入骨髓的截肢疼痛。她带着心灵的创伤走进“五彩石”,逐渐重拾对未来的信心。现在,她已是一名研究生了。
“五彩石”活动发起人、四川大学教授肖旭说,十年间,“五彩石”从未间断,目前参加的高校志愿者已达2万余名,结对中小学范围从四川扩大到云贵渝地区。
十年间,志愿服务范围在扩展,志愿者在成长,越来越专业化、规范化。
“当时志愿服务是零散的,想得很简单,现在我们思考很周全,想得很长远?!倍挪硬铀?。
李嘉辉说,志愿服务需要热情和奉献,但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尤其在大灾大难中,更需要专业、及时,不能盲目“上场”。
“灾区的援助不是短短的十几天,可能会是漫长的几年,作为专业志愿者,我们需要将援助进行到底!”成都授渔公益发展中心副秘书长董明珠说。
四川汶川、青海玉树……自然灾害发生时,董明珠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她看来,志愿服务要持久,需要充分利用经验和知识,以专业化凝聚每一份志愿力量。
志愿服务精神就在身边
“每次灾难,是伤痛也是考验,带来的是进步与发展?!惫睬嗤潘拇ㄊ∥缁崃绺涸鹑怂?,从汶川地震18万余名志愿者涌入四川灾区,到芦山地震后培育带不走的本土公益社会组织,再到九寨沟震后的有序救援,十年间,志愿者和社会组织迅速成长,专业化水平日益提升,能更从容应对灾难,全方位参与社会治理实践。
“从汶川地震中一路走来,志愿服务已经根植于我们内心,志愿精神就在我们身边?!倍挪硬铀?。
目前,成都“爱有戏”公益组织已在市内1000多个社区扎下根来,现有专职社会工作者212名,从事社区互助、社区教育等公益活动,让志愿服务精神感召更多身边的人。
“志愿服务不仅在偏远山区,我们每个人身边也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从身边做起,从社区开始,让志愿服务更加常态化?!倍挪硬铀?。
“如今很多公益组织将快闪、跑酷等年轻人喜欢的新事物引进来,有助于培养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氛围?!崩罴位运?。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